查古籍
味甘。性平。无毒。得草木群英之精华。合露气以酿成。降也。阴也。
【主治】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
痢脓录)【归经】入心脾二经。为甘和滑润之品。(能治心腹血刺痛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前论】吴普曰。蜜成于蜡。而万物之至味。莫甘于蜜。莫淡于蜡。蜜之气味俱浓。属乎阴者味解毒通三【禁忌】经疏曰。蜜性甘清。中满与泄泻者。均忌。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味甘。性平。无毒。得草木群英之精华。合露气以酿成。降也。阴也。
【主治】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
痢脓录)【归经】入心脾二经。为甘和滑润之品。(能治心腹血刺痛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前论】吴普曰。蜜成于蜡。而万物之至味。莫甘于蜜。莫淡于蜡。蜜之气味俱浓。属乎阴者味解毒通三【禁忌】经疏曰。蜜性甘清。中满与泄泻者。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