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性温。无毒。感天之阳气。得地之芳烈而生。可升可降。阳也。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
【主治】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人不迷切痈疽。(【归经】入心肾二经。为水火并补之品。(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前论】仲淳曰。心气弱。心血少。馁怯易惊。梦寐多魇。神不守舍。怔忡健忘失志阳痿等鳌按、前贤皆以远志为心家药。至今守之。独海藏以为肾经气分药。时珍亦以为入肾经。
非上而使肾之气上通于心。故凡肾精充。肾气旺。有以上达于心者。皆心气先能充足。有以下注故也。则强志益精治善忘。虽肾之所藏。而何莫非心欤。则前贤皆以远志为心药者。论其原。二家以为肾药者。据其功也。故余以为入心肾二经。一以见心为主。而肾为应。一以见心肾之不可离二也。
【禁忌】经疏曰。凡心经有实火。为心家实热。应用黄连、生地者。禁与参、术等助阳气药【炮制】雷公曰。凡使。去心。否则令人烦闷。甘草汤浸一宿。焙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69号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长 陈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一卷。主张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阐明补阴疗法。
味甘。性温。无毒。感天之阳气。得地之芳烈而生。可升可降。阳也。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
【主治】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人不迷切痈疽。(【归经】入心肾二经。为水火并补之品。(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前论】仲淳曰。心气弱。心血少。馁怯易惊。梦寐多魇。神不守舍。怔忡健忘失志阳痿等鳌按、前贤皆以远志为心家药。至今守之。独海藏以为肾经气分药。时珍亦以为入肾经。
非上而使肾之气上通于心。故凡肾精充。肾气旺。有以上达于心者。皆心气先能充足。有以下注故也。则强志益精治善忘。虽肾之所藏。而何莫非心欤。则前贤皆以远志为心药者。论其原。二家以为肾药者。据其功也。故余以为入心肾二经。一以见心为主。而肾为应。一以见心肾之不可离二也。
【禁忌】经疏曰。凡心经有实火。为心家实热。应用黄连、生地者。禁与参、术等助阳气药【炮制】雷公曰。凡使。去心。否则令人烦闷。甘草汤浸一宿。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