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性微寒。无毒。即粟之糯者。
【主治】治寒热。利大肠。疗漆疮。(别录)治筋骨挛急。杀疮疥热毒。(孟诜)【归经】入肺经。为宣畅之品。
【前论】时珍曰。肺疟。及阳盛阴虚夜不得眠。及食鹅鸭成瘕。妊娠下黄汁。皆治之。
【禁忌】孟诜曰。能拥五脏气。动风。迷闷人。不可多食。养生曰。粘滞易成黄积病。
小儿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味甘。性微寒。无毒。即粟之糯者。
【主治】治寒热。利大肠。疗漆疮。(别录)治筋骨挛急。杀疮疥热毒。(孟诜)【归经】入肺经。为宣畅之品。
【前论】时珍曰。肺疟。及阳盛阴虚夜不得眠。及食鹅鸭成瘕。妊娠下黄汁。皆治之。
【禁忌】孟诜曰。能拥五脏气。动风。迷闷人。不可多食。养生曰。粘滞易成黄积病。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