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寒.味苦甘.有小毒.主除寒热.出汗.桑叶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甘有小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而有燥湿之性.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太阳者行身之表.而为一身之外藩者也.太阳本寒标热.所以太阳病则发寒热.桑叶入太阳.苦能清.甘能和.故除寒热.汗者心之液.得膀胱气化而出者也.桑叶入膀胱而有燥湿之性.所以出汗也.
【制方】
桑叶同黄 、归身.治血虚身热无汗.同附子、黄 .治里气虚寒.表邪末尽.同脂麻丸.名桑麻丸.治血痹.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气寒.味苦甘.有小毒.主除寒热.出汗.桑叶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甘有小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而有燥湿之性.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太阳者行身之表.而为一身之外藩者也.太阳本寒标热.所以太阳病则发寒热.桑叶入太阳.苦能清.甘能和.故除寒热.汗者心之液.得膀胱气化而出者也.桑叶入膀胱而有燥湿之性.所以出汗也.
【制方】
桑叶同黄 、归身.治血虚身热无汗.同附子、黄 .治里气虚寒.表邪末尽.同脂麻丸.名桑麻丸.治血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