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寒,味苦,无毒。其色紫,故能行血。其味苦,故能通窍利水。其气寒,故能治肿毒痈疽。与大力子同用,善快痘疮未发。与淫羊藿同用,能起痘疮已快。攻血泡,佐以红花。
消水泡,并以茯苓。同川芎赤芍入青葙子,能医眼目之赤障。用翘连荆防兼皂荚刺,善消痈疽之红肿。大都血家药也,无问麻痘症,无论痈疽病,无问男女杂症,但见血紫血热,及热毒深者,俱宜用之。但泻痢则忌。糯米监制无妨。
《明医杂着》(公元 1549 年)明.王纶(节斋)着。六卷。内容为医论、诸证、小儿证治等,此书也受朱震亨学说的影响。
气寒,味苦,无毒。其色紫,故能行血。其味苦,故能通窍利水。其气寒,故能治肿毒痈疽。与大力子同用,善快痘疮未发。与淫羊藿同用,能起痘疮已快。攻血泡,佐以红花。
消水泡,并以茯苓。同川芎赤芍入青葙子,能医眼目之赤障。用翘连荆防兼皂荚刺,善消痈疽之红肿。大都血家药也,无问麻痘症,无论痈疽病,无问男女杂症,但见血紫血热,及热毒深者,俱宜用之。但泻痢则忌。糯米监制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