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王安采药录∶大窖坑内有蛆虫窠,如白茧子样,挂在蓬内者,取来净去泥灰,晒燥焙用。
治疮疳蛀,一切虫蛀烂孔,外科收口药用。
疳疮蛀梗柴氏独妙方∶用粪坑内蛆虫窠,在蓬尘内者,形如白茧子而小,取来不拘多少,放在罐中,焙燥为细末,贮小口瓶内,瓶口以细纱包扎覆转,轻轻敲弹少许药末于疮口内;如有小蛀眼,药末不能入,用麦草秆吹药入细孔内,每日三、五次。其蛀烂者,肉孔自能长平,神效无比。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王安采药录∶大窖坑内有蛆虫窠,如白茧子样,挂在蓬内者,取来净去泥灰,晒燥焙用。
治疮疳蛀,一切虫蛀烂孔,外科收口药用。
疳疮蛀梗柴氏独妙方∶用粪坑内蛆虫窠,在蓬尘内者,形如白茧子而小,取来不拘多少,放在罐中,焙燥为细末,贮小口瓶内,瓶口以细纱包扎覆转,轻轻敲弹少许药末于疮口内;如有小蛀眼,药末不能入,用麦草秆吹药入细孔内,每日三、五次。其蛀烂者,肉孔自能长平,神效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