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儿才生下即气绝、不啼哭,俗名闷脐生,即寤生也。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急②以绵絮包裹,抱怀中,不可断脐带,且将胞衣置火上锅铫滚水中煮之,仍以热水于脐带抹之,使暖气由脐入腹,须臾气回,啼哭如常,方可浴洗,断去脐带。今乡俗见寤生者,即连呼其父乳名,纵有醒者,如儿寐中呼唤惊醒也。
②急:原作“必“,据忠信堂本改。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儿才生下即气绝、不啼哭,俗名闷脐生,即寤生也。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急②以绵絮包裹,抱怀中,不可断脐带,且将胞衣置火上锅铫滚水中煮之,仍以热水于脐带抹之,使暖气由脐入腹,须臾气回,啼哭如常,方可浴洗,断去脐带。今乡俗见寤生者,即连呼其父乳名,纵有醒者,如儿寐中呼唤惊醒也。
②急:原作“必“,据忠信堂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