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古书言病之遇节即发也,仅见于《巢源·尸注候》,而目见甚多。有发于交节日者,有发于交节前后数日者,不必尽是尸注。总之,病根不拔,则愈而复发。其必遇节何也?考万物应节而来者,莫如八风,以风为中央土气,(本《尚书·洪范》郑注,详前《原风湿》。)土于五常主信,故至期而不爽,而经谓风者百病之长,是知遇节即发之病必风也。风留经脉,则随感而作,且五日为候,三候为气,一气者月郭盈亏之大法。人身惟经脉随月郭之盈亏以为盛衰,故必久风之在经脉中者,方为遇节即发;若病不在经脉中,虽属久风,亦不至遇节即发也。故遇节即发之状,于风虚劳独多。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古书言病之遇节即发也,仅见于《巢源·尸注候》,而目见甚多。有发于交节日者,有发于交节前后数日者,不必尽是尸注。总之,病根不拔,则愈而复发。其必遇节何也?考万物应节而来者,莫如八风,以风为中央土气,(本《尚书·洪范》郑注,详前《原风湿》。)土于五常主信,故至期而不爽,而经谓风者百病之长,是知遇节即发之病必风也。风留经脉,则随感而作,且五日为候,三候为气,一气者月郭盈亏之大法。人身惟经脉随月郭之盈亏以为盛衰,故必久风之在经脉中者,方为遇节即发;若病不在经脉中,虽属久风,亦不至遇节即发也。故遇节即发之状,于风虚劳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