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辘轳转关肝风盛,旋转睛珠辘轳同,轻则瞳斜重反背,初起钩藤饮蝎芎,参防二麻僵蚕草,后服天冬饮赤苓,羌活天冬五味子,人参知母蔚防风。
【注】辘轳转关之证,因肝经风邪壅盛,以致二目睛珠旋转不定,与辘轳相同,轻则瞳仁偏斜,重则瞳仁反背。初起宜用钩藤饮,疏散风邪;定后用天门冬饮,调理即愈。
钩藤饮
钩藤(五分) 全蝎(炒去毒,一钱) 川芎 人参 防风(各七分) 麻黄(三分) 天麻(七分)僵蚕(炒,一钱二分) 甘草(炙,三分)
上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不拘时服。
天门冬饮
赤茯苓(七分) 羌活(七分) 天门冬(一钱) 五味子(五分) 人参(七分) 知母(一钱)茺蔚子(一钱) 防风(五分)
上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辘轳转关肝风盛,旋转睛珠辘轳同,轻则瞳斜重反背,初起钩藤饮蝎芎,参防二麻僵蚕草,后服天冬饮赤苓,羌活天冬五味子,人参知母蔚防风。
【注】辘轳转关之证,因肝经风邪壅盛,以致二目睛珠旋转不定,与辘轳相同,轻则瞳仁偏斜,重则瞳仁反背。初起宜用钩藤饮,疏散风邪;定后用天门冬饮,调理即愈。
钩藤饮
钩藤(五分) 全蝎(炒去毒,一钱) 川芎 人参 防风(各七分) 麻黄(三分) 天麻(七分)僵蚕(炒,一钱二分) 甘草(炙,三分)
上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不拘时服。
天门冬饮
赤茯苓(七分) 羌活(七分) 天门冬(一钱) 五味子(五分) 人参(七分) 知母(一钱)茺蔚子(一钱) 防风(五分)
上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