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运气者,所以参天地阴阳之理,明五行衰旺之机,考气候之寒温,察民病之虚实,推加临补泻之法,施寒热温凉之剂。故人云∶治时病不知运气,如涉海问津。诚哉言也!今遵前贤图诀,撮其要领,使人一览而知其悉也。
按运气之说,《内经》言之详也。夫人在气交之中,与天地相为流通,苟不立其年以明其气,临病施治之际,乌乎以用补泻之药哉?但运气不可不知也,常有验、有不验者何则?阴阳之消长,寒暑之更易,或失其常,在知者通其活变,岂可胶柱鼓瑟、按图索骥也耶?而时气流行,有病者,有不病者。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虚者感之,而实者其邪难入也。又有一家传染者,盖家有病患,有忧患而饮食必少,饮食少而气馁矣,时与病患相近,感其病气,而从鼻口入也。
予揣气候之理,而学人难明也。今将五运配十干之年,六气为司天之步,南政北政,药之主宰,六十甲子之年逐一注明,令学人一览而贯通矣。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运气者,所以参天地阴阳之理,明五行衰旺之机,考气候之寒温,察民病之虚实,推加临补泻之法,施寒热温凉之剂。故人云∶治时病不知运气,如涉海问津。诚哉言也!今遵前贤图诀,撮其要领,使人一览而知其悉也。
按运气之说,《内经》言之详也。夫人在气交之中,与天地相为流通,苟不立其年以明其气,临病施治之际,乌乎以用补泻之药哉?但运气不可不知也,常有验、有不验者何则?阴阳之消长,寒暑之更易,或失其常,在知者通其活变,岂可胶柱鼓瑟、按图索骥也耶?而时气流行,有病者,有不病者。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虚者感之,而实者其邪难入也。又有一家传染者,盖家有病患,有忧患而饮食必少,饮食少而气馁矣,时与病患相近,感其病气,而从鼻口入也。
予揣气候之理,而学人难明也。今将五运配十干之年,六气为司天之步,南政北政,药之主宰,六十甲子之年逐一注明,令学人一览而贯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