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夹痈者,又名腋痈,生肩膊下窝内。若其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痛,乃生寒热者,此由肝经血滞,脾经气凝所发。此患难消,终必作脓。未破者,用柴胡清肝汤;已破,则益气养营汤主之。首尾温补,切忌寒凉。三、四日即头痛寒热者,此足少阳胆、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阴心三经,外感风热而发,首宜疏风散邪,兼和营通络,则邪热退而肿消矣。
其有赤色坚肿者,名曰米疽。初起之时,其形如核,即寒热时作,亦由肝脾二经忧思恚怒,气凝血滞,并风温外袭而发。其治法即与前二证相参可也。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夹痈者,又名腋痈,生肩膊下窝内。若其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痛,乃生寒热者,此由肝经血滞,脾经气凝所发。此患难消,终必作脓。未破者,用柴胡清肝汤;已破,则益气养营汤主之。首尾温补,切忌寒凉。三、四日即头痛寒热者,此足少阳胆、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阴心三经,外感风热而发,首宜疏风散邪,兼和营通络,则邪热退而肿消矣。
其有赤色坚肿者,名曰米疽。初起之时,其形如核,即寒热时作,亦由肝脾二经忧思恚怒,气凝血滞,并风温外袭而发。其治法即与前二证相参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