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疡医大全》 五禁疮(《锦囊》)

    作者: 顾世澄

    五禁疮者,最恶证也,此痘一出,诸痘不能宣发成浆矣。一曰胃禁;二曰火禁;三曰水禁;四曰风禁∶五曰寒禁。胃禁者,因毒火炙胃,不能发达于外,是以脾胃溃烂,其外出之痘在于唇口之间,而四五点相连,诸痘未浆,此痘先已黄熟,是热毒内攻,胃已腐烂,诸痘不能成浆也。故凡唇口一见此痘,如见繁红气粗,热甚口臭异常者,是其候也,不治。火禁者,因初发之际,身发寒热,就火温热太过,致使皮肤干燥,又兼气虚不能拘逐,故毒停滞于皮肤之内,发泄不出;细看皮中,觉有红色点子,无头无脚,独于四肢或面方广之处见一二点者,则诸痘皆从此痘发泄为孽,隐隐不起之痘,终不能快出者是也。宜外以水杨荆芥煎汤浴之;内用升麻和解散主之,则诸痘自可起发矣。水禁者,有因初热之际,毒瓦斯方炽,误食生冷则毒伏于皮肤之间,隐隐见有红点,或于方广两胁手足头面之际,发有水泡者是也。然冷气在内,故内必腹痛肚胀,外必发热恶寒,宜以丁桂、茯苓、升麻、大腹之类逐之。风禁者,因发热之初,失于避风,是以肌表固密,痘不能出,皮肤麻木不知痛痒,或皮毛干燥,肤痒欲搔,甚则狂烦谵语者,此风与火相搏也。治宜以干葛、羌活、蝉蜕之类逐之。寒禁者,发热之初,误经冷水沐浴,或睡卧于铁漆寒冷之处,或衣被单薄,感冒风寒,是以寒凝肌表,痘毒不能宣发,手足麻木冷痛之处不出痘子,惟在委曲避风之处,或头面发际之上痘如瘾疹者是也,宜内芎 、桂枝、独、羌以逐之;外用重衣浓帛以温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