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青竹大豆油(《金鉴》) 青竹筒截三尺长,径一寸半,内装黑豆一升,以谷糠马粪二物烧火,当竹筒中炙之,以瓷器两头接取,倘出油汁,以渍入泔水和盐,热洗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三度极效。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青竹大豆油(《金鉴》) 青竹筒截三尺长,径一寸半,内装黑豆一升,以谷糠马粪二物烧火,当竹筒中炙之,以瓷器两头接取,倘出油汁,以渍入泔水和盐,热洗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三度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