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疡医大全》 附骨疽门主方

    作者: 顾世澄

    雷火神针治风寒湿毒袭于经络为患,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筋骨疼痛,起坐艰难,不得安卧者,用此针之。

    蕲艾(三钱) 丁香(五分) 麝香(二分)

    药与蕲艾揉和,先将夹纸筒如指拇大,用艾药叠实收用,临用以萧山纸七层,平放患上,将针点着一头,对患向纸捺实,待不痛方起针,病甚者再复一次,七日后火疮大发,自取功效矣。

    追风逐湿膏治风寒暑湿相伤,以致骨节疼痛,筋挛不能步履,或麻木湿痹等证,并效。

    草 川乌 天南星 羌活 萆麻子(打碎) 半夏 海风藤 草乌 真桂枝 麻黄(各三两) 茅苍术 独活 当归 白芷 大黄(各一两) 北细辛(一两)

    以上药咀片,用葱汁、姜汁各二碗拌药,先浸一宿,次日用香油半斤,同药入锅内慢火煎至葱姜二汁将干不爆时,再下香油十斤,方与药相煎渣枯为度。细绢滤清,每油一斤,下飞过炒黄丹十两为准配用;再将前油入锅内煎滚,以油滴水成珠不散,方下黄丹,徐徐搅入其膏;已成再下研净松香末一斤四两,再同熬化,取下锅来,以盆顿稳;再下乳香、木香、胡椒、轻粉各二两,白芥子末四两,渐入搅和极匀,倾入钵内收贮。旋用热汤顿化,绫缎摊贴,七日后诸病可痊,百发百中。附骨痈将成,用此法即散。其法急掘地坑,以火 红,沃以童便,赤体坐其上,以被席围抱下截,使热气熏蒸,腠理开,气血畅,毒瓦斯解而自愈。

    洗寒湿腿痛。

    真川椒(一钱) 蕲艾(四两) 透骨草(一两)

    煎汤洗。

    附骨疽。

    古铜钱(刮末,三分) 黄蜡(三钱) 油核桃肉(六个)

    捣碎和匀,软豆腐衣包好。用酒空心送下。

    贴骨痈疽并寒湿气疼痛。

    川乌(河水换煮七次) 草乌(河水换煮七次) 甘草 羊角尖(炙研) 番木鳖(用麻黄五钱煎汤泡一宿,去毛,切片,土拌炒脆) 土木鳖(去壳,净肉切片,香油炒脆,各一两)

    共为细末,用赤沙糖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钱,无灰酒送下。

    鹤膝筋骨肿痛。

    熟附子(一两) 全蝎 黑豆(各四十九粒) 八角川乌(一个) 蚯蚓(劈开绷新瓦上晒干,一两)

    研细末,糕糊为丸。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