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二豆散(《锦囊》)治脐突肿。
天南星(去皮、脐) 白蔹 赤小豆 淡豆豉(各一钱)
研末。用芭蕉自然汁调敷脐四旁,得小便自下即愈。
又方(《雷公》)
白茯苓 车前子(各一钱) 陈皮 通草(各三分) 甘草(二钱)
水煎灌之,一剂即安。
脐肿 先用荆芥煎汤洗之,随以葱叶火上炙过,放地上出火气以指甲刮薄搭放肿处,次日即消。
又方(《普救》)。枯矾、黄柏,研,掺脐上。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二豆散(《锦囊》)治脐突肿。
天南星(去皮、脐) 白蔹 赤小豆 淡豆豉(各一钱)
研末。用芭蕉自然汁调敷脐四旁,得小便自下即愈。
又方(《雷公》)
白茯苓 车前子(各一钱) 陈皮 通草(各三分) 甘草(二钱)
水煎灌之,一剂即安。
脐肿 先用荆芥煎汤洗之,随以葱叶火上炙过,放地上出火气以指甲刮薄搭放肿处,次日即消。
又方(《普救》)。枯矾、黄柏,研,掺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