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查古籍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陈实功曰∶石榴疽生在肘尖上一寸是也。此乃少阳相火与湿热并搏而成。初起一点黄粟小泡,根便开大,色红坚硬,肿如覆碗,皮破泛出,叠如榴子,令人寒战,俨同疟疾。初起即灸九壮,内服蟾酥丸发汗,顶上以蟾酥饼贴之,膏盖,肿处以金黄散敷之。九日后,得脓为吉,反此为凶。
均如痈疽调治。(《正宗》)
又曰∶此乃少阳相火与外湿煎搏而成也。
薛立斋曰∶石榴疽生肘尖上一寸余,属三焦天井穴。初起黄粟小泡,根脚便觉开大,色红 肿,坚硬疼痛,肿如覆碗,破翻如榴,寒热如疟,由三焦相火与外湿相搏而成。破后用菊花蕊煎汤洗之,次以菊花烧灰存性,加轻粉少许,兑匀敷之,神效。
石榴疽(图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