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窦汉卿曰∶喉瘤生于喉间两旁,或单或双,形如圆眼大,血丝相裹如瘤,故名之。此乃肺经受热,多语损气,或怒中高喊,或诵读太急,或多饮烧酒,或多啖炙。须要敛神晏息,以药攻之,则此证脱落矣。不可用刀点破。(《全书》)
《心法》曰∶喉瘤生于喉旁,或单或双,亦有顶大蒂小者。凡怒气喊叫,犯之则痛,不犯不痛。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窦汉卿曰∶喉瘤生于喉间两旁,或单或双,形如圆眼大,血丝相裹如瘤,故名之。此乃肺经受热,多语损气,或怒中高喊,或诵读太急,或多饮烧酒,或多啖炙。须要敛神晏息,以药攻之,则此证脱落矣。不可用刀点破。(《全书》)
《心法》曰∶喉瘤生于喉旁,或单或双,亦有顶大蒂小者。凡怒气喊叫,犯之则痛,不犯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