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心法》曰∶舌疔者,乃心脾火毒。舌生紫泡,其形如豆,坚硬寒热,疼痛应心而起。宜用蟾酥丸含放舌下,随化随咽;或再服三丸,以解内毒。甚者刺之,服黄连解毒汤,兼搽紫雪,徐徐咽之。
(公元 1695 年)清.张温(路玉、石顽)着。十六卷。采集历代名家方论,编次成书。门类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依撩《薛己医案》、张介实《景岳全书》,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予以参订。
《心法》曰∶舌疔者,乃心脾火毒。舌生紫泡,其形如豆,坚硬寒热,疼痛应心而起。宜用蟾酥丸含放舌下,随化随咽;或再服三丸,以解内毒。甚者刺之,服黄连解毒汤,兼搽紫雪,徐徐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