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纲目拾遗》 乌榄仁

    作者: 赵学敏

    出广东。今果肆皆有市者,皮黄黑色,肉白,有文层叠如海螵蛸状,酒筵中以为豆笾食品。

    纲目集解下云∶乌榄青黑,肉烂而甘,取肉捶碎放干,自有霜如白盐,谓之榄酱。其子仁肥大,名榄仁。而主治所载,悉言白榄,即今常食之青果。又所载榄仁治吻燥者,亦指青果核中仁而言,非指乌榄仁也,今采岭南果录中补其遗。按粤志木语∶橄榄有青、乌二种,闽人以白者名青果,粤中只名白榄,不曰青果也。白榄利微,人少种焉。乌榄下番禺诸乡皆种之,种至二年,其秧长八、九尺,必之乃结实,至三年而子小收,十年而大收矣。其树本高而端直,多独干,至顶乃布枝柯,有雌有雄,雄为主,雌为客,犹妇之归于夫也。予如枣大,长寸许,光无棱瓣,先生者下同,后生者上向,八、九月熟,梯子击以长竿;或刻其干东寸许,纳以红盐,则其干东子落,刻其干西或南北亦然,古诗所云纷纷青子落红盐也。乌榄子大肉浓,其性温,故味涩甘。以温水泡软,俟紫脂浮起溢出,乃可食,水冷则生胶,热则肌肤反实,故必温水之和,乃醇其性,亦有婉谏之道焉。总二榄论之,白榄雄而乌榄雌,白属阳而乌属阴,阳故色白而行气,阴故色红而补血。惟乌者阴,故有仁可食;白者阳,故仁小而不成,此其别也。

    仁味甘淡,润肺下气补血,杀诸鱼毒。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