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疡医大全》 论三因脉证歌

    作者: 顾世澄

    内因脉(喜怒忧思悲恐惊,内应气口。)喜怒伤心脉必虚,思伤脾脉结中居,因忧伤肺脉必涩,怒气伤肝脉更濡,恐伤于肾脉沉是,缘惊伤胆动相须,脉紧因悲伤胞络,七情气口内因之。

    外因脉(风寒暑湿燥火,内应人迎。)紧则伤寒肾不移,虚因伤暑向胞推,涩缘伤燥须观肺,细缓伤湿要观脾,浮则伤风肝部应,弱为伤火察心知,六邪合脉须当审,免使将寒作热医。

    不内不外因脉 劳神役虑定伤心,虚涩之中仔细寻,劳役阴阳伤肾部,忽然紧脉必相侵,房帷任意伤心络,微涩之中宜忖度,疲极筋力更伤肝,指下寻之脉弦弱,饮食饥饱定伤脾,未可轻将一例推,饥则缓弦当别议,若然滑实饱无疑,叫呼损气因伤气,燥弱脉中宜熟记,能推不内外中因,生死吉凶都在是。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作者:
    苏敬等20余人编写
  • 作者:
    宋慈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俞弁
  •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作者:
    魏之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