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玉楸药解》 乳汁

    味甘,性凉,入手太阴肺、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清肺除烦,滋肝润燥。

    乳汁以肝血化于肺气,即朱汞变为白金,养育婴儿,滋生气血,全赖夫此。内伤虚劳,为小儿热吮,极佳,非寻常草木所能及也。一离人身,温气稍减,但存冷汁,其质寒滑滋润,绝无补益。血得气化,温变为肃,暖服不热,冷饮则凉,润肺滋肝,是其长耳,抑阴扶阳,非所能也。

    至乳酥、乳酪之类,冷食寒饮,极损中气。惟塞外、西方之民,脾胃温燥,乃相相宜。阳亏土湿,切当远之。噎膈湿旺之病,朱丹溪以为燥证,而用乳酪,湿滋土败,其死更速。点眼病甚良,解食牛中毒。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