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玉楸药解》 牛肉

    味甘,性平,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补中培土,养血荣筋。

    《素问》: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牛肉补益脾肝,滋养血肉,壮筋强骨,治腰膝软弱,消渴癖积,涂牛皮风癣。

    水牛肉性寒,兼消水肿,利小便。

    牛乳清肺润肠,退热止渴,疗黄疸。

    牛髓补精添力,续绝补伤。

    牛脑润皴裂,清癖积。

    牛胆套南星,治惊化痰。

    牛角腮痛经破瘀,止血泄痢。

    牛涎治反胃噎膈。

    牛溺治水肿尿癃。

    牛黄治惊狂风热。

    败鼓皮治蛊毒淋漓。

    马勃治咽喉痹痛,久嗽失声,骨鲠吐衄。马勃亦名牛屎菰。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罗浮山人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