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治脾胃湿寒,痛胀皆消,疗水谷停瘀,吐泄俱断,善止霍乱疟痢,能除反胃噎膈,去胸腹之酸秽,散山川之瘴疠。
红豆蔻调理脾胃,温燥湿寒,开通瘀塞,宣导污浊,亦与草豆蔻无异,而力量稍健,内瘀极重者宜之。上热易作鼻鼻衄牙痛之家,尽属中下湿寒,胆火不降,当温燥中下,候上热不作而用之。
去壳,研用。
红豆蔻即良姜子,与良姜性同。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治脾胃湿寒,痛胀皆消,疗水谷停瘀,吐泄俱断,善止霍乱疟痢,能除反胃噎膈,去胸腹之酸秽,散山川之瘴疠。
红豆蔻调理脾胃,温燥湿寒,开通瘀塞,宣导污浊,亦与草豆蔻无异,而力量稍健,内瘀极重者宜之。上热易作鼻鼻衄牙痛之家,尽属中下湿寒,胆火不降,当温燥中下,候上热不作而用之。
去壳,研用。
红豆蔻即良姜子,与良姜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