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玉机微义》 理气之剂

    作者: 徐彦纯

    澹寮煮附丸治经候不调血气刺痛腹胁膨胀头晕恶心崩漏带下并宜服之香附子(擦其皮不以多少米醋浸一日用瓦铫煮冷醋尽)上醋糊为丸梧子大日干每五十丸淡醋汤下一方香附一斤艾叶四两当归二两制同名艾附丸严氏抑气散治妇人气盛于血变生诸证头晕膈满香附(四两)茯神甘草(炙各一两)陈皮(二两)上为末每二钱食前沸汤调下按此方主于气煮附丸则气中之血药也然气郁甚者宜于气证门选用不必拘此东垣益胃升阳汤治妇人经候不调或血脱后脉弱食少水泄日三二行黄(二钱)人参甘草(炙)当归身陈皮(各一钱)白术(三钱)升麻柴胡(各半钱)炒曲(一钱半)黄芩(半钱秋去之)上咀每半两水煎腹痛加芍药补中益气汤治妇人室女经候不调脉微食少体倦或热方见热门按此二方气血之药血脱益气之大法也绀珠正气天香汤治妇人一切气气上凑心心胸攻筑胁肋刺痛月水不调台乌药(二钱)香附子(八钱)陈皮苏叶(各一钱)干姜(半钱)上咀每七八钱水煎服谨按妇人经病多有因于七情六郁致者故集以上例以备其义大抵气行不失其常则经血亦行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李东垣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