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卫生宝鉴曰洁古云养正积自除譬如满座皆君子纵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出令其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洁古之言岂欺我哉内经曰大积大聚衰其太半而止满实中有积气大毒之剂尚不可过况虚中有积者乎此乃治积之一端也邪正虚实宜详审焉按或云积非下之不可今言养正而后积除将以待正气而除乎将以待药力而除乎然人之有积则皆为身中之邪气若君子座中之有小人也惟其调正气则真气营运不失其常而积自除夫君子众而正直在位其小人自然退避矣不然则正气虚而真气乖致积增膜膈胃乱真正气绝而死矣亦若小人得志则政乱法坏而君子有所不能制焉且夫养正者非为饮食起居之间也盖积既成矣形渐悴矣必用调养使荣卫充实而积自除余有坚而不去者方可亟下之此先补后攻期于邪去正复而后已然除之不以渐则必有颠覆之害矣若昔之武氏斫丧唐宗几于改物尚赖狄张诸公匡扶之力渐除党与兴复丕祚惜乎中宗不鉴前辙之失而留三思至致韦氏之祸其犹积余之尚在者而不亟下之更不慎守禁戒遂纵口嗜欲病证复起而不可制其有不丧身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