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杨氏家藏方》 疮疡方七道

    作者: 杨倓

    治小儿头疮不瘥。

    鲫鱼(一枚,如大者。腹下开少许,去肠,不去鳞用)头发(约实一弹子大)伏龙肝(一钱)上将头发等三味入在鱼腹中,用甘草一寸塞鱼口内,盛在瓦器中固济,炭火烧红,无烟取出

    治小儿头疮,疳肥秃疮。

    豆豉(一合,炒焦)白矾(半两,枯过)腻粉(一钱)上件研令极细。先净洗疮,剃去发,以小便一盏,烧秤锤通红,淬入小便中,热洗去疮皮令

    治小儿一切疮疡久不瘥者。

    白胶香(半两,别研)腻粉(二钱,别研)上件同研匀,用猪脂调敷。

    治小儿眉丛内生疮,名曰炼银癣。

    穿山甲(前膊上鳞,不以多少,火炙焦)上件为细末,用生麻油调敷。

    治小儿月蚀疮。耳后耳下或鼻内生疮是也。

    地龙粪(韭菜地中者)上用炭火烧令通赤,放冷地上,用碗覆之,候冷取出,研细,以猪脂调敷。

    治小儿软疖不瘥。

    鲫鱼去鳞取皮,贴软疖上,极妙。

    小儿遍体生疮,宜用此汤洗浴。

    大黄苦参赤芍药(三味各一两)黄柏(二两)蛇床子(二两)菝(四两)上件咀。每用一两,水三升煎十余沸,去滓,通手洗之。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
  • 作者:
    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