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去邪养正,补真益脾。治体冷血虚,腰疼脚弱。及伤冷心腹疼痛,霍乱吐利,自汗下元久虚,小便频数。妇人冲任不足,月水愆期,腹胁刺痛,崩漏带下,全不思饮食伤寒阴证,手足厥冷,脉微自汗。
熟艾(十两,用糯米一升煎成粥,浇在艾上,用手拌令匀,于日中晒干)附子(炮,去皮脐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温米饮下,食前。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去邪养正,补真益脾。治体冷血虚,腰疼脚弱。及伤冷心腹疼痛,霍乱吐利,自汗下元久虚,小便频数。妇人冲任不足,月水愆期,腹胁刺痛,崩漏带下,全不思饮食伤寒阴证,手足厥冷,脉微自汗。
熟艾(十两,用糯米一升煎成粥,浇在艾上,用手拌令匀,于日中晒干)附子(炮,去皮脐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温米饮下,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