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科释谜》 吐泻(单吐单泻)

    作者: 沈金鳌

    吐病伤胃.泻病伤脾.吐上焦郁.泻下焦衰.脏腑部分.各不相移.论吐之原.病非一机.或由胃虚.睡必露 .或由胃冷.其脉沉微.或由胃热.凉饮是怡.或胃虚热.渴而溺稀.或胃有积.肚热面黧.或胃有痰.嗽逆声嘶.挟惊挟毒.吐亦相随.和中助胃.止吐之基.论泻之原.五脏兼推.脾受木克.面黄神疲.脾为水侮.洞泄如筛.心脾气虚.泻黄多噫.肺脾气拂.沫出多啼.脾气虚寒.冷及四肢.脾家积热.心烦口糜.脾为湿滞.浮肿脉迟.脾气下陷.腹坠如遗.脾中虚痞.胀满难支.清神益气.止泻应施.吐泻交作.霍乱维危.或心先痛.吐难自持.或腹先痛.泻必淋漓.中焦闭隔.上下气暌.挥霍撩乱.方书慎之.曰搅肠痧.俗名甚奇.开通疏利.乃是正治.吐泻之故.调护多非.儿生幼稚.六气尚亏.乳食不节.外感侵欺.清浊相干.蕴作疮痍.先泻后吐.由虚冷兮.先吐后泻.其实热治.详其轻重.审厥参差.维吐之属.呕则类齐.维泻之属.痢则同归.其分别处.未可或迷.再参岁气.更辨四时.勿轻心掉.才可言医.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