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羸瘦不生肌肤胃(灸一壮。)〔田〕小儿疳瘦。于胸下骨尖上灸三壮,次于脊下端尾翠骨尾上灸三壮。
小儿疳瘦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悴,诸方不瘥者。取尾翠骨上三寸骨陷中灸三壮。
小儿身羸瘦,贲豚腹肿,四肢懈惰,肩背不举。章门二穴各灸七壮。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羸瘦不生肌肤胃(灸一壮。)〔田〕小儿疳瘦。于胸下骨尖上灸三壮,次于脊下端尾翠骨尾上灸三壮。
小儿疳瘦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悴,诸方不瘥者。取尾翠骨上三寸骨陷中灸三壮。
小儿身羸瘦,贲豚腹肿,四肢懈惰,肩背不举。章门二穴各灸七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