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科证治准绳》 心腹痛

    作者: 王肯堂

    《圣惠》儿冷热不调,乳哺不节,使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肠胃间,则成霍乱。而心腹痛者,冷气与真气相击,或上攻心,下攻腹,故痛。

    《外台》疗霍乱心腹刺痛,吐利。

    茯苓桔梗人参(各六分)白术(五分)甘草(炙)浓朴(炙。各四分)上切片。用水二升,煮六合,温服。

    人参散

    治霍乱心腹痛不食。

    人参白术芎草豆蔻浓朴(姜炙)当归(炒)陈皮(去白)丁香桂心(各一分)上,捣罗为散。不时姜枣米饮调半钱,量服。

    治霍乱乳食不消,腹心满痛。

    诃梨勒皮(半两)木香当归(炒)白术藿香陈皮(去白。各一分)为细末。不时姜汤调半钱,量服。

    肉豆蔻散

    治霍乱吐泻腹痛。

    肉豆蔻桂心(各一分)人参(去芦)甘草(炙。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姜少许,煎五分,不时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雪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