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查古籍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小儿癫痫惊风目眩。灸神庭一穴,七壮,在鼻柱直上入发际五分。小儿诸痫如哕吐清沫。灸巨阙穴三壮,在鸠尾下一寸陷中是穴。小儿鸡痫,善惊及掣目摇头。
灸少阴二壮,取法,在掌后去腕半寸陷中是穴。小儿惊痫者,先惊叫乃发也。
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炷如小麦大。小儿惊痫。灸鬼禄一穴,三壮,取法,在上唇内中央弦上是穴。小儿食痫者,先寒热洒淅乃发也。灸鸠尾穴上五分,三壮。小儿牛痫,目视直腹胀乃发也,灸鸠尾一穴,三壮,取法,胸蔽骨下五分陷中是穴。小儿马痫,张口摇头,身折反,马鸣也。灸仆参穴,各三壮,取法,在足跟骨下白肉际陷中,拱取之是穴。小儿羊痫,目瞪吐舌,羊鸣也。灸第九椎下节间,三五壮。按∶《灵枢经》云∶暴挛,足不任身,取天柱,天柱穴,足太阳也。又云∶癫痫螈,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阴。洁古云∶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各二壮。阳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照海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