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儿缘何囟下陷,泻久脾亏虚弱见,面目青黄四肢凉,六脉沉缓神惨淡。补中益气汤最宜,固真汤进有奇验,外用乌附膏摊贴,温中理脾功无限。
【注】小儿脏腑有热,渴饮水浆,致成泻痢,久则脾气虚寒,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成坑,名曰囟陷。现证面目青黄,四肢逆冷,六脉沉缓,神气惨淡。先以补中益气汤升提其气,再以固真汤温补其脾,外用乌附膏摊贴于陷处极效。
补中益气汤(方见飧泻)
固真汤(方见慢脾风)
乌附膏
雄黄(二钱) 川乌 附子(生,各五钱)
上为细末,用生葱和根叶细切,杵烂入前药末,同煎作成膏,每早空心贴陷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2001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小儿缘何囟下陷,泻久脾亏虚弱见,面目青黄四肢凉,六脉沉缓神惨淡。补中益气汤最宜,固真汤进有奇验,外用乌附膏摊贴,温中理脾功无限。
【注】小儿脏腑有热,渴饮水浆,致成泻痢,久则脾气虚寒,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成坑,名曰囟陷。现证面目青黄,四肢逆冷,六脉沉缓,神气惨淡。先以补中益气汤升提其气,再以固真汤温补其脾,外用乌附膏摊贴于陷处极效。
补中益气汤(方见飧泻)
固真汤(方见慢脾风)
乌附膏
雄黄(二钱) 川乌 附子(生,各五钱)
上为细末,用生葱和根叶细切,杵烂入前药末,同煎作成膏,每早空心贴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