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幼集成》 咳嗽简便方

    小儿咳嗽声不出者,紫菀微炒研末,杏仁去皮尖,研如泥,等分,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北五味七粒煎汤,化服。

    肺实咳嗽痰喘,葶苈子隔纸炒为末,枣肉为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白汤化服。

    咳嗽多痰,葶苈子隔纸炒、知母微炒,各五钱,研末,砂糖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小儿喘嗽发热,自汗吐红,脉虚无力。人参切片,焙干,天花粉切片,酒炒,等分为末。每服五分,蜜汤调服,以瘥为度。

    秋天肺燥,咳嗽无痰,北沙参一味,每服五钱,净水浓煎,热服。

    小儿百 嗽,痰壅喘咳,用贝母五钱,淡姜汤润湿,饭上蒸过,甘草半生半炒,二钱五分,研细末,砂糖为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米饮化服。

    热痰咳嗽,痰出稠浓,或咽喉痛,制南星、制半夏各三钱半,枯黄芩七钱,焙燥为末,砂糖为丸芡实大。

    每用一丸,姜汤化服。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龚廷贤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东轩居士
  •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