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脉浮身热汗之松(阳邪居表,应从汗解,)沉细身凉莫强攻(无论表里,不堪攻伐。)咳嗽正嫌浮带数(浮缓为宜,浮数大忌,)细沉肿胀定知凶(脾胃虚寒,愈不运化。)沉迟下痢方为吉(气血俱伤,最嫌洪数,)洪大偏宜痘疹逢(阴阳充足,毒不能留。)腹痛不堪浮有力(三阴受病,浮则反常,)浮洪吐衄总无功(阳火太盛,阴血愈伤。)
陶节庵曰∶诊脉之要,无论浮沉迟数,但于有力无力中分。有力者为阳、为实、为热;无力者为阴、为虚、为寒。至哉斯言也,后贤无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