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幼幼新书》 五色丹第五

    作者: 刘昉

    《巢氏病源》小儿五色丹候∶五色丹发而变改无常,或青、黄、白、黑、赤,此由风毒之热,有盛有衰,或冷或热,故发为五色丹也。

    《千金》治小儿五色丹方。

    上捣蒴 叶敷之。

    《千金》又方

    上以猪槽下烂泥敷之,干则易。(《集验》治卒赤黑丹)

    《千金》又方

    上服黄龙汤二合,并敷患上。

    《圣惠》治小儿五色丹方。

    川大黄 黄芩 川芒硝 栀子仁 干蓝叶 商陆(各一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水调涂之,立效。

    《圣惠》治小儿五色丹遍身,宜用洗浴。枣根汤方

    枣根(四两) 丹参(三两) 菊花(一两半)

    上件药细锉和匀,每用二两,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看冷热,避风洗浴,极效。

    《圣惠》又方

    苎根叶(一斤,细锉) 赤小豆(三合)

    上件药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看冷热,避风洗浴。

    《圣惠》治小儿丹,发恶毒五色无常,宜用此方。

    上青粟球有刺者捣碎,以水煮洗之。

    《圣惠》又方

    上用赤小豆末,以鸡子白和如泥,频涂。

    《圣惠》治小儿五色丹,遍身热如火烧,绕腰即损人,宜用此方。

    上以芸薹子一两细研,酒一小盏,研取汁,涂之。

    《孔氏家传》治小儿五色丹方。

    上以小柴胡汤如法煎,饮清汁,滓敷丹上,良效。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
  • 作者:
  • 作者:
    罗浮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