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巢氏病源》小儿唇青候∶小儿脏气不和,血虚为冷所乘,即口唇青 。亦有脏气热,唇生疮而风冷之气入。
疮虽瘥之后,血色不复,故令唇青。
《仙人水鉴》小儿百日内,无故唇口青,不起饮乳。神仙方
大蓝(采取,阴干) 菱霄花 牙硝 蜀大黄(各一分)
上以上并捣为散,使羊髓丸之。将一丸研碎灌之,便吃乳也。余休官去后曾游湖湘三江,长忆云水修合此方,特行救悬危者千余人,皆表功,效殊妙。(恐有热者可服,而寒者难用。)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巢氏病源》小儿唇青候∶小儿脏气不和,血虚为冷所乘,即口唇青 。亦有脏气热,唇生疮而风冷之气入。
疮虽瘥之后,血色不复,故令唇青。
《仙人水鉴》小儿百日内,无故唇口青,不起饮乳。神仙方
大蓝(采取,阴干) 菱霄花 牙硝 蜀大黄(各一分)
上以上并捣为散,使羊髓丸之。将一丸研碎灌之,便吃乳也。余休官去后曾游湖湘三江,长忆云水修合此方,特行救悬危者千余人,皆表功,效殊妙。(恐有热者可服,而寒者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