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婴童类萃》 行迟论(附手足拘挛)

    作者: 未知

    肾主骨,肝主筋。骨得髓则坚健;筋得血则流通。小儿脚软行迟,亦禀受胎气之不足耳。宜滋肾水、益肝气、养血、补脾之药,何患乎不行也!启脾丸间地黄丸服。

    虎骨丸治脚软行迟。

    虎胫骨 生地黄 酸枣仁 白茯苓 黄 防风 山药(各二钱) 官桂(二钱) 当归(四钱)

    为末,蜜丸,木瓜汤下。

    羚羊角丸治症同前。

    羚羊角(镑) 虎胫骨(酥炙) 酸枣仁(炒) 白茯苓 生地 当归 木瓜 牛膝 薏苡仁(各五钱) 官桂(三钱)

    为末,蜜丸,盐汤下。

    香港脚神方足膝受寒,拘挛不展,疼痛难忍。

    杉木节(一升) 橘叶(一升,无叶,皮亦可) 槟榔(七钱)

    童便三升,煎一半,频频顿温服。

    海桐皮散治脚挛不展。经云∶曲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皆由寒束筋挛而不展也。药宜温暖,散寒气为主。

    海桐皮 牡丹皮(各五钱) 当归 熟地黄 牛膝 山茱萸 补骨脂(各一两) 附子(三钱)

    为末。每服一二钱,葱白汤下;炼蜜为丸亦可。

    薏苡仁丸治手足拘挛,不能舒展。

    苡仁(炒) 当归 秦艽 酸枣(炒) 防风 羌活(各一两) 独活(六钱)

    为末,蜜丸,酒服;盐汤亦可。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杨时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刘宋、雷学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