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神伤于上.精败于下.心肾不交.久伤精气.不复谓之损.内经治五脏之损.治各不同.越人有上损从阳.下损从阴之议.然必纳谷资生.俾胃后天得振.始望精气生于谷食.自上秋至今日甚.乃里真无藏.当春令泄越.生气不至.渐欲离散.从来精血有形.药饵焉能骤然充长.攻病方法.都主客邪.以偏治偏.阅古东垣丹溪辈.于损不肯复者.首宜大进参术.多至数斤.谓有形精血难生.无形元气须急固耳.况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若得中苏加谷.继参入摄纳填精敛神之属.方今春木大泄.万花尽放.人身应之.此一月中急挽勿懈矣.
参术膏 米饮调送
□
一月来.虽经反复.参脉症色形.生阳颇有根蒂.近食蚕豆滞气.腹中微膨.食后口味酸浊.是久卧重着.脾阳运动之机尚少而火升心烦.动气汗出.遗精虽减于昔.未得平复.总是内损已深.若调治合宜.只要精气复得一分.便减一分病象.长夏脾胃主令.培土助纳为要.而精气散越.乃兼摄固之法.刻下味酸微膨.补脾少佐疏胃.宜晚进.其早上另制补摄丸剂.益脏真以招纳散失之气.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广皮 麦冬 五味 神曲 麦芽 炒黄柏 晚服
人参 桑螵蛸 白龙骨 淡苁蓉 五味 芡实 茯神 枣仁 金箔 金樱膏丸 早服
□
肌肉松柔.脉小如数.常有梦遗.阴精不固.上年冬令过温.温则腠理反疏.阳动不藏.诸气皆升.络血随气上溢.见症如头面热.目下肉 .心悸怔忡.四肢汗出.两足附肿.常冷不温.走动数武.即吸短欲喘.何一非少阴肾气失纳.阳浮不肯潜伏之征.况多梦纷扰.由精伤及神气.法当味浓填精.质重镇神.佐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勿因血以投凉.莫见下寒.辄进燥热.恪守禁忌以安之.经年冀有成功.所虑壮年志虑未纯.贻忧反复.
水制熟地 人参秋石拌 白龙骨 炒杞子 五味 炒山药 茯神 牛膝炭
□
遗泄.有梦属心.无梦属肾.据述气火下溜.即如溺出之状.茎管中痛.热气上冲.咽喉巅顶掀胀.语言皆怯.此任脉不摄.冲脉气逆.治法.引之导之.摄以固之.现下便溏食少.勿投沉阴腻滞之药.
砂仁炒熟地 炒黑远志肉 炒莲须 元武版 白龙骨 锁阳 茯苓 杜芡实 金樱子熬膏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