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友渔斋医话》 求疗尽告所悉

    作者: 黄凯钧

    扁鹊兄弟三人皆善医。魏文侯问曰∶子兄弟三人孰最善?对曰∶长兄视色,故名不出家;仲兄视毫毛,故名不出门;如鹊针人血脉,投人药饵,故名闻诸侯。然扁鹊见齐桓侯,知疾在腠理,疾在血脉,疾在肠胃,亦未尝非能视色知人之疾也。若彼之兄弟,后世安有如是之神哉!夫脉之难明,古今所病也。至虚有盛候,而大实有羸状,疑似之间。便有生死之异。士大夫多秘所患以求延医,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冥漠之中,辨虚实寒热于疑似之间。医不幸而失,终不肯自谓失也。巧饰遂非,以全其名;间有审密者,虽惑主人之言,亦参以己见,两存而杂治,亦云难矣。不如东坡之言∶凡医之工拙,先验于平时,有疾求疗,尽告以所患,使医了然知患之所在,然后参之以脉,虚实寒热,洞然胸中。故虽中医,治吾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医为事哉?如此则岂非智耶?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