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用琼脂糖的交联物制成的小珠,称为琼脂聚糖小珠,亦用作抗癌药物载体,如与丝裂霉素C形成的络合物制成的注射剂,注入体内后,能延缓丝烈霉素C的释放时间。丝烈霉素C琼脂聚糖小珠100mg加入5ml水中,将溴化握(Cyanogenbromide)100mg分三次加入,每次间隔数分钟,加2M氢氧化钠调PH0.7反应30分钟后,迅速将琼脂聚糖小珠滤出,并用300ml0.1MnaOH-0.5MNaCL溶液吸滤洗涤,活化后的小珠再混悬于10mlM有20mg丝烈霉素C的上述溶剂中,使偶合反应进行24H,反应后再用上述溶剂洗,其后再用0.1M醋酸缓冲液与0.1M硼酸缓冲淮相间的洗除末络合的药物,冷冻干燥,并保存在4℃,每络合物含丝裂霉素C18g。含丝裂毒小鼠接种艾氏腹水癌的治疗指数(LD10/ED90)为游离丝裂霉素C的二倍,用这种剂型注入癌组织周围,不断地释放药物,使癌组织周围保持较高的抗部的药浓度,故这种剂型在治疗肿瘤上有定优越性。
磺胺甲基噻二唑琼脂珠在三角烧瓶中置琼脂粉1.5g,加水至20ml,放置使膨胀,混悬液在水浴上加热(90-95℃)使琼脂溶解,放冷至70℃,加磺胺甲基噻二唑2,搅拌使均匀混悬在溶液中,将药物混悬液迅速抽入塑料注射器中,滴注到有机溶剂的100ml量筒中,而量筒浸入于冰浴中冷却,当混悬液与冷的有机溶剂接触时,即固化形成小珠。琼脂聚糖亦称琼胶素,国内《海洋药物》杂志亦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