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院药学》 二、生物药剂学的实验设计

    生物制剂学主要是测定血药浓度、尿药浓度、某些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及体内的微量代谢产物的浓度。由于体内各部分或排泄物中的药物浓度均很低,一般在10~100ug/ml的数量级范围内,所以应选用灵敏度高的精确度高,专属性好,尽可能方便快速的方法。已报道的方法大致有:普通分亮度法、荧光亮度法、火焰分亮度法、薄层层析法、柱层析法、气相层析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同位素法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测定也方便,但必须进行严格的试验设计,以克服专属性差的缺点。同时放射同位素实验一般不宜用于人体,于是单靠这种测定就不能得出药物在人体中的结果。为此,目前发展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放射免疫法,该法在体外进行,不影响人体健康且灵敏度相当高。另一种是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方法,稳定性同位素如13C、3H等没有放射性,是人体本来就存在的正常成分(人体内存有2000mg以上的13C,而试验中所用的13C的量只需60~120mg),所以无毒。作过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用于人体后应该用质谱仪来追踪。已报道的生物药剂学的实验对象除人体外,有鼠、兔、狗、猴、猪、牛等哺乳类动物。一般选择健康对象若干,测定投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尿药量或某些内脏组织器官中的浓度等。试验中个体差异较大。为了克服对象间的个体差异,往往需选取较多的对象,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试验,最后将服药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数学处理(方差分析)或其它的显著性试验收以获得得较可靠的结论。同时为克服药对象在间断性的多次性试验时(如需试验收多种药物的优劣)其生理状况造成的药效指标的差异(一般称作“自体差异”),应该在每一个用药对象上交叉性的先后试完各种受制试剂,不允许遗漏,最后的数据可进行总的范围方差分析。

    在动物实验模型上,也有采用鱼体(如金鱼)来进行生物药剂学一些项目测定的报道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金鱼实验的方法尚处于研究阶段,若能推广,可简化生物药剂学的测定手续。还应提及,生物药剂学在研究剂型与生物体的疗效方面意义虽较大,但生物药剂学测出的任何指标不能单独用来判断某药在临床上“有效”,“无效”,要对某药的“优劣”作出全面的判断,还必须有临床疗效的依据为后盾。往往在药理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动物试验并经临床观察,确已证明某药基本上有效、安全无毒后,才进一步进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以确定适合该药的最合理剂型的处方组成、用药剂量和方法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