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门补要》 问因

    作者: 赵濂

    先问何等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幼,或婢外家童仆,或室女寡妇。次问得病之日,受病之因。

    饮食何如?大小便何如?曾服何药?日间何如?夜寐何如?胸膈闷胀否?问之不答,必耳聋。再问其左右,平日如何?不然是病久,或伤汗下致聋。问而懒答或点头,皆虚。昏愦不识人,非暴厥,即久病,如女人多气结。妇人先问月经如何?寡妇、室女、尼姑,气血凝滞,两尺脉多滑,不可误断为胎。腹胀疼问新久,问喜食何味何物?或荤,或素,或茶,或酒。喜酸肝虚,喜甜脾弱。头身臂足作痛,问曾生恶疮否?曾服何药否?

更多中医书籍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