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外症脱腐之时,脓血去多,正气难支,患底肉如灰色,全无生气。或患上骤变,干枯无脓,四边皮色, 红起晕,锁住患口。或针刺刀割,并不知痛,口渴唇燥,心神慌张,形色呆板,脉象弦硬。皆胃气败绝,血枯肉死,无根浮火外泄,阴阳两离,殆四五日之命。
《儒门事亲》(公元 1228 年? )金.张从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张治疗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凉,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长处。
外症脱腐之时,脓血去多,正气难支,患底肉如灰色,全无生气。或患上骤变,干枯无脓,四边皮色, 红起晕,锁住患口。或针刺刀割,并不知痛,口渴唇燥,心神慌张,形色呆板,脉象弦硬。皆胃气败绝,血枯肉死,无根浮火外泄,阴阳两离,殆四五日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