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释名」人龙。
「气味」大寒。
「主治」
1、多年风眼。用蛔虫五条,晒干,研为末,加腻粉一钱、石胆半钱,共研为末点眼。每日二、三次。
2、一切冷瘘。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涂前以甘草汤洗净患处。
3、小儿赤眼(胎赤眼或风赤眼)。用小儿吐出的蛔虫二条,装磁盒中,纸封好,埋湿地内。过五天取出,收存汁水。每日以箸蘸汁点眼。此方名“玉箸煎”。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释名」人龙。
「气味」大寒。
「主治」
1、多年风眼。用蛔虫五条,晒干,研为末,加腻粉一钱、石胆半钱,共研为末点眼。每日二、三次。
2、一切冷瘘。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涂前以甘草汤洗净患处。
3、小儿赤眼(胎赤眼或风赤眼)。用小儿吐出的蛔虫二条,装磁盒中,纸封好,埋湿地内。过五天取出,收存汁水。每日以箸蘸汁点眼。此方名“玉箸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