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则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金匮》)
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名曰子肿。自膝至足浮肿,小水清长者,属湿气为病,名曰子气。遍身俱肿,腹胀而喘,在六、七个月时者,名曰子带。但两脚肿而肤浓者属湿,名曰皱脚。皮薄者属水,名曰脆脚。大凡水之为病多喘促,气之为病多胀满,喘促属肺,胀满属脾。以其人素有水气湿邪,故受孕有肿满之证。儿未成形,被水渍其胎,每致损坏。成形尚可调治。若在五、六月后,有是证者,多有生育顺利。(《医宗金鉴》)
妊娠胸满腹胀,小便不通,遍身浮肿者,用千金鲤鱼汤。脾胃虚弱者,佐以四君汤。若面目虚浮,肢体如水气者,用全生白术散。若脾虚湿热,下部作肿者,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若饮食失节,呕吐泄泻者,用六君子汤。若腿足发肿,喘闷不安,或指缝出水者,用天仙藤散。(薛立斋)
子满有水血相搏者,有停水受湿者,有经血壅闭者,有清浊不分者,总因脾虚不能制水所致。立斋治法,不外健脾渗湿、顺气安胎为主。若《济阴》云∶但泻气利水则愈。此谬论也。(萧慎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