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述》 鼻(附嚏)

    作者: 程杏轩

    经义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

    ○脾热病者鼻先赤。(《素问》)

    鼻者肺之官。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

    哲言

    鼻者,气之门户也。外感邪气有余,则鼻气粗,疾出疾入;内伤正气虚败,则鼻气微,徐出徐入。鼻孔干燥,乃邪热在阳明,必衄血也。鼻干如烟煤者,阳毒热深也。鼻黑出冷气者,阴毒冷极也。鼻鼾,风温也;鼻塞,风热也;鼻扇,肺绝也。(陈养晦)

    大肠,肺之腑也;胃,五脏之所受气者也。《经》曰∶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鼻主无形者也。《经》曰∶天气通于肺。又曰∶喉主天气。设肠胃无痰火积热,则平常上升之气,皆清气也。若肠胃素有痰火积热,则其平常上升之气,皆蕴而为浊矣。金职司降,喜清而恶浊。今受浊气熏蒸,壅遏郁结而为涎涕。至于痔、珠、肉之类,皆由痰热积久,燥火内燔;风寒外束,隧道壅塞,气之升降,被其妨碍。浇培弥浓,犹积土而成敦阜也。(孙一奎)

    凡鼽渊久不愈者,非心血亏则肾水少。养血则阴生而火降,补肾则水升而金清。又鼻塞久不愈者,亦有内伤肺、胃,清气不能上升,非尽外感也。(《医学入门》)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洪遵
  • 作者:
    曾世荣
  • 作者:
    曹世荣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