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金匮》)
是证虽与牝疟相类,以方药论之则殊,牝疟邪伏少阴气分,此证邪伏少阳血分。夫邪入营血,既无外出之势,而与阳争,所以多寒少热,或但寒无热也。小柴胡汤本阴阳两调之方,可随疟之进退,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栝蒌、石膏,则退而从阴,可类推矣。(张路玉)
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伏于腠中,因触秋凉而发,其证腰背头项疼痛,先寒后热,治当温解。(《证治汇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69号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长 陈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金匮》)
是证虽与牝疟相类,以方药论之则殊,牝疟邪伏少阴气分,此证邪伏少阳血分。夫邪入营血,既无外出之势,而与阳争,所以多寒少热,或但寒无热也。小柴胡汤本阴阳两调之方,可随疟之进退,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栝蒌、石膏,则退而从阴,可类推矣。(张路玉)
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伏于腠中,因触秋凉而发,其证腰背头项疼痛,先寒后热,治当温解。(《证治汇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