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释名」鸦乌、老雅,预、匹居、楚乌、大嘴乌。
「气味」(肉)酸、涩、平、无毒。
「主治」
1、五劳七伤。用乌鸦一只,于其腹中装入栝楼瓤一枚和白矾少许,扎紧煮熟,分作四次服下。
2、暗风疾。用冬季捕得的乌鸦一只,盐泥封固,煅过,冷后取出,研为末,加朱砂末半两,和匀。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不过十天可以治好。又方:用乌鸦一只,瓶封火煅,加胡桃七枚、苍耳心子七枚,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3、经脉不通,积血不散。用乌鸦(去皮毛,炙)三分,当归(焙)、好墨各三分,延胡索(炒)、蒲黄(炒)、水蛭(以糯米炒过)各半两、芫青(糯米炒过)一分、共研为末。每三钱,酒送下。
4、虚劳瘵疾。绞死乌鸦一只,去毛、肠,填入人参片、花椒各五钱,缝好,水煮熟食。另以汤中鸦骨、参、椒焙干,研为末。加枣肉做成丸子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