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释名」赤瓜子、鼠楂、猴楂、茅楂、羊还球、棠球子、山里果。
「气味」酸、冷、无毒
「主治」
1、食肉不消。用山楂肉四两,水煮食,并饮其汁。
2、偏坠疝气。用山楂肉、茴香(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3、老人腰痛及腿痛。用山楂、鹿茸(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一天服二次。
4、肠风下血。用山楂(已干)研为末,艾汤调下,甚效。
5、痘疹不快。用干山楂研为末,开水送服。疹即出。又方:用山楂五个,酒煎,加水温服。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释名」赤瓜子、鼠楂、猴楂、茅楂、羊还球、棠球子、山里果。
「气味」酸、冷、无毒
「主治」
1、食肉不消。用山楂肉四两,水煮食,并饮其汁。
2、偏坠疝气。用山楂肉、茴香(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3、老人腰痛及腿痛。用山楂、鹿茸(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一天服二次。
4、肠风下血。用山楂(已干)研为末,艾汤调下,甚效。
5、痘疹不快。用干山楂研为末,开水送服。疹即出。又方:用山楂五个,酒煎,加水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