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阴虚吐血之人,多半精神有余,火伏于中,逼血妄行。吐后人不困倦,此乃有余之候,百中仅见一二。只宜清凉,平其有余。若照阳虚吐血治之必殆,不可不知。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凡阴虚吐血之人,多半精神有余,火伏于中,逼血妄行。吐后人不困倦,此乃有余之候,百中仅见一二。只宜清凉,平其有余。若照阳虚吐血治之必殆,不可不知。